蜂蜜常溫下久放不變質原因_純天然蜂蜜,變化有差異才是正常
關于蜂蜜還有很多小知識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一些與蜂蜜相關的小知識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蜂蜜常溫下久放不變質原因
天然成熟蜂蜜的抗菌機理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1)滲透性。天然成熟蜂蜜含水量只有18%左右,是一種飽和的高糖高滲溶液,許多微生物在這種環境中不僅無法獲得自己生存所需的水分,而且其自身細胞中的水分也會在滲透壓的作用下流失,所以,細菌是根本無法在蜂蜜或由蜂蜜處理過的物體中正常存活的。(2)過氧化氫。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當它于其中的葡萄糖發生反應后會產生大量的過氧化氫。而過氧化氫是蜂蜜釀造過程中高水分‘低滲透壓階段防腐的勇士。(3)酸度。蜂蜜的PH值一般為3.2~4.5,而一般細菌繁殖適宜的PH值在7.2~7.4,所以,蜂蜜中偏酸性的環境可以有效地抑制和預防多種病原菌的生長繁殖。除以上三種抗菌機制外,蜂蜜中所含的類黃酮、溶菌酶、萜烯類物質和苯甲醇等成分,盡管含量不多,但同樣具有一定抗菌作用。
純天然蜂蜜,變化有差異才是正常
蜂蜜結晶有差異比如結晶,它的自身形態會由液體轉化為固態。天熱了原本結晶的蜂蜜開始軟化出現融化,變成上面是液態,下面是結晶的分層現象。純天然蜂蜜的結晶毫無規律,結晶特性各異,有結晶如豬油狀,顆粒狀,有硬有軟。每種蜂蜜結晶的顏色也不一樣,有白有黃有暗紅色,這就是一種天然性,而不是人工機器去干涉。就像椴樹蜜,結晶的時候是雪白色,融化的時候呈淡黃色。蜂蜜結晶是純天然蜂蜜的自然現象,對品質不會有任何影響。 蜂蜜顏色有差異蜂蜜具有很強的地域性,不同地方,即使蜜蜂采集的是同一種花,蜂蜜的顏色口感也會有很大的不同。更需要留意的是不同年份,比如去年的蜂蜜,和今年的蜂蜜即使是在同一個場地采的蜂蜜的顏色都可能有些差異。因為蜂蜜自身的顏色也會隨著時間轉變,深色的蜂蜜看起來不是特別明顯,一般深色的蜂蜜時間長了,顏色會變得更深。淺色的蜂蜜顏色也會逐漸轉黃轉偏深的顏色。蜂蜜結晶后的顏色和液態時的顏色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蜂蜜濃度有差異另外需要說明的就是蜂蜜的濃稠度,蜂蜜的濃稠度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蜂蜜的天然性在此表現的非常明顯,就是遇熱變稀,遇冷變稠。同一種蜂蜜,夏天喝和冬天喝是有區別的,夏天喝稀,冬天喝卻很稠。
純天然蜂蜜,因為天氣的原因,蜜蜂在不同的時間采集的花蜜不一樣,不同的蜂群的蜜蜂采集的蜜源也不一樣,或者蜂巢內自身留有底蜜,會導致不同批次的蜂蜜存在顏色、濃度、香味、乃至口感等方面的差異。如果大家喝的是純天然蜂蜜,那么就會發現它在一年四季都會不停的變化。純天然蜂蜜無法像加工蜜那樣做到完全一模一樣,沒有任何變化,它們的這種天然性還希望大家能多理解,不然真的會產生誤會了。如果你買的一瓶蜜一年到頭都一樣,那才要多留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