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冤枉”結晶蜂蜜了,它真不是白糖
不要再“冤枉”結晶蜂蜜了,它真不是白糖
小編和許多蜂農(nóng)交流過,他們大多都會說,不愿意將蜂蜜只接賣給消費者,而是賣給蜂蜜企業(yè),因為好多不了解蜂蜜的,買的蜂蜜結晶了,說是加糖的,蜂農(nóng)也很無奈,對于懂的人還好,不懂的人就會說蜂農(nóng)賣的是假貨,他們也擔心自己的聲譽給搞壞了,實際上蜂農(nóng)們賣的是真蜂蜜,而是被大多數(shù)人誤解了。
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關于蜂蜜結晶的事。
流言
生活中,喜歡食用蜂蜜者不難發(fā)現(xiàn),放置在家中的蜂蜜有時會出現(xiàn)結晶的現(xiàn)象。莫非這是摻假、劣質(zhì)蜂蜜?如果不是,那么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真相
蜂蜜結晶只是一個物理過程,結晶的蜂蜜并不一定變質(zhì),也不能簡單認為大量結晶的蜂蜜就摻了白糖。
結晶原因
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是一種高糖溶液,其中果糖和葡萄糖過飽和溶液占總糖量80%,蔗糖占5%左右。蜂蜜的結晶,實質(zhì)上是葡萄糖從蜂蜜中析出被分離的一種現(xiàn)象和過程。從分子論的觀點來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來是毫無秩序地運動著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過它的溶解度,成為過飽和溶液時,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開始有規(guī)則地運動、排列起來,形成一個微小的結晶核,成為一個結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規(guī)則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漸形成較大的晶體,從蜂蜜里分離出來,這就是蜂蜜結晶。
蜂蜜結晶是葡萄糖圍繞結晶核形成顆粒,并在顆粒周圍包上一層果糖 、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漸聚結擴展,而使整個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態(tài)狀,即蜂蜜結晶。因此,蜂蜜結晶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對其營養(yǎng)成分和應用價值毫無影響,也不影響食用。
結晶影響因素
蜂蜜結晶的速度與其所含葡萄糖結晶核、溫度、水分和蜜源有關。蜂蜜中葡萄糖結晶核非常細小,還有存在于蜂蜜中過的花粉粒,在一定條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圍繞這些細小的晶核長大結晶。蜂蜜中含有的結晶核越多,結晶的速度就越快。蜂蜜結晶速度的快慢還受溫度的影響,在13-14℃時最容易結晶。若低于此溫度,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結晶遲緩;若高于此溫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從而減少了溶液的過飽和程度,也使結晶變慢。此外,全部結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較低,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過飽和程度降低,結晶速度也會變慢或不能全部結晶。蜂蜜的種類不同,結晶也不同,如槐花蜜、棗花蜜等少數(shù)則不易結晶;而油菜蜜、野壩子蜜、土蜂蜜等就很容易結晶。
假蜜是不結晶的。蜂蜜是糖的過飽和溶液,在貯藏過程中大部分都會有結晶析出,產(chǎn)生分層或成固體,從而影響蜂蜜的感官性狀及商品貨架性能。商家就投消費者所好,對蜂蜜進行加工(破結晶核工藝),使之不結晶或少結晶。還有的不良廠家在蜂蜜中直接摻入麥芽糖漿使蜂蜜永久不結晶!
另外我國蜂蜜企業(yè)在收購蜂蜜的價格上給的很低,無論是成熟蜜還是未成熟蜜,給蜂農(nóng)的價格是一樣的,蜂農(nóng)也沒辦法,他們要生活,要養(yǎng)家糊口,所以迫不得已生產(chǎn)未成熟蜜,未成熟蜜(屬稱低度蜜,含水份在23%以上即40度以下的蜜)的價段,這種低度不成熟蜜產(chǎn)量高,廠家也樂于收購這種,但這種蜜很快會發(fā)酵,必須要通過經(jīng)加工高溫濃縮水份,去除使之不易結晶,這種蜜形態(tài)一樣,稠度很高,沒有香氣,色澤幾乎一樣,且各種花源的蜜品種風味沒有多大的區(qū)別。而天然成熟的蜂蜜各種花源的單花蜜品其色、香、味是完全不同的,風味獨特不會雷同,而且在冬季絕大多數(shù)的蜜種都會結晶,其營養(yǎng)價值更是加工濃縮蜜無法比擬的,這就是天然成熟蜜與加工濃縮蜜的不同之處。
蜂蜜都是要結晶的,結晶是蜂蜜的固有屬性。而不是加了白糖,這一極其簡單而平常的現(xiàn)象本應真實原本地呈現(xiàn)在消費者面前,但在市場上,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景:蜂蜜大多都不結晶(偶有結晶也呈不正常狀態(tài)),而大量的不結晶“蜂蜜”又起到了客觀上的暗示作用,以至于不少消費者竟據(jù)此來辨別真假優(yōu)劣,讓人深感困惑。
蜂蜜是很難標準化的食品,同樣的花蜜,產(chǎn)地不同,濃度、結晶速度都會有所差異的,對于百花蜜來說,不同產(chǎn)地,花的各種不同,口感區(qū)別就太大了,結晶也一樣。
最后還要再說一遍:蜂蜜結晶只是一個物理過程,不是變質(zhì)了,也不能簡單認為大量結晶的蜂蜜就摻了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