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橫在蜂箱中的蜂蜜,為什么不會流出來?
蜂蜜,橫在蜂箱中的蜂蜜,為什么不會流出來?
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野生蜜蜂還是家養的蜜蜂,雖然在飼養上我們做了改變,但是蜜蜂裝蜂蜜的巢房都是一樣的,就算是現在廣泛使用的活框巢脾,蜂蜜在巢房中也不是平放的,而是橫在巢房中。我們都知道,蜂蜜是液體,裝在容器中不會外流這點相信每個人都能理解,但是我們想要把容器橫放能裝液體,那完全是不可能的。那么問題來了,裝在蜂箱中巢房中的蜂蜜,還真就是橫放的,而且我們并沒有發現蜂蜜從巢房中流出來,這又是什么原因?
蜜蜂在采蜜的時候想要將花蜜變為蜂蜜,這中間要經歷一個過程,那就是釀蜜,而橫放在巢房中的蜂蜜不會外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釀制的過程。首先我們要明白,花蜜與蜂蜜是有區別的,花蜜的含水量明顯高于蜂蜜,而且花蜜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而蜂蜜的主要成分則是葡萄糖和果糖,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兩種變化,一是物理變化,二是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就是讓花蜜中的含水量減少,化學變化是在轉化酶的作用下,花蜜中的蔗糖轉化為葡萄糖和果糖。蜜蜂在采蜜的時候,將含有轉化酶的唾液混入花蜜中,花蜜轉化為蜂蜜的過程就開始,在采蜜蜂將這些蜂蜜帶回蜂巢的時候,蜂箱中的內勤蜂再次對這些花蜜做處理,將這些蜂蜜大面積的鋪在巢房中,用這樣的方式來讓花蜜中的水分蒸發。內勤蜂在釀蜜的過程中不斷對花蜜中加入唾液,讓花蜜不斷變為蜂蜜,同時水分不斷蒸發,最終將花蜜中的含水量降低到18%以下,本來以蔗糖為主的花蜜在蜂蜜中的成分不到5%,最后被蜜蜂封蓋,變為成熟蜜。
其實從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經很明顯的看出來,蜜蜂對一個巢房中的蜂蜜的增加并不是迅速增加,而是讓含水量高的花蜜水分不斷減少,相當于是一層一層的增加,含水量不到18%的蜂蜜以這樣的方式增加,流動性根本就流不出巢房,所以就算巢脾是橫放在蜂箱中花蜜也不會流出巢房。
其實還有一個現象可以證明這一點,并不是說蜂蜜不會流動,主要是含水量的問題,相信我們很多朋友在大流蜜期的時候檢查蜂群都會發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是蜂蜜外流了,這說明了并不是蜂蜜沒有流動性,只是橫放在巢房中的巢脾,其傾斜度完全可以讓蜂蜜不流出巢房。
關于多少一個巢房要裝多少蜂蜜才不會流出巢房,其實這點蜜蜂比較清除,雖然我們不知道蜜蜂是如何知道裝多少蜂蜜才不會流出巢房的,但是在大流蜜期的時候由于采蜜量大,蜜蜂的釀蜜能力不足,蜜蜂會先將花蜜進行保存,這時候蜜蜂并不會將一個巢房裝滿,因為花蜜具有流動性,裝滿了是會流出來的,所以蜜蜂一般都只裝三分之一的花蜜,通過這樣的方法,花蜜在巢房中的表面積增大,水分蒸發快,也減少了工蜂的工作量,同時也保證了蜂蜜不會外流。蜜蜂只需要蜂巢內空氣的流通即可。
所以說橫裝在巢房中的蜂蜜并不是不會外流,而是蜜蜂讓每個巢房中的蜂蜜根據其含水量的多少以及蜜蜂的處理來控制好了量,而這個量正好能夠滿足平放的巢房中的蜂蜜不會流出巢房,這就是為什么橫裝在巢房中的蜂蜜不會外流的原因,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別忘了分享你的寶貴經驗。